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省重点实验室成员参加第七届热力学与能源利用青年学术论坛暨高效热力循环及能量综合利用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1-05-17

省重点实验室成员参加第七届热力学与能源利用青年学术论坛暨高效热力循环及能量综合利用研讨会

514-16日,实验室副主任黄斯珉一行前往天津召开的第七届热力学与能源利用青年学术论坛暨高效热力循环及能量综合利用研讨会。

在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经理潘建伟作了题为“新量子革命”的特邀报告。潘建伟院士指出,量子力学的建立催生了第一次量子革命,带来了众多重大技术的发明,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量子调控技术的巨大进步使得人们可以对微观粒子的量子状态进行主动的精确操纵,从而诞生了量子信息科学。量子信息科学包括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可以在保障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技术的瓶颈。量子信息科学的迅猛发展标志着第二次量子革命的兴起。

1A2E6

潘建伟院士报告现场

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大能源研究院经理赵天寿教授作了题为“电池储能中热物理与电化学耦合的关键科学问题”的专题报告。赵天寿院士指出,电池储能,特别是流体电池(燃料电池,液流电池,金属空气电池),是实现新能源规模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其性能的突破及成本的降低需要热物理与电化学交叉的理论与方法。通常,流体电池由电化学活性材料、离子导体及电子导体三个关键材料构成,其工作过程涉及在复杂界面上的电化学反应和在空间中的多相多组分传输。电化学反应速度,也就是电池性能,一方面取决于界面电化学反应特性,而另一方面,还取决于空间传输特性。这两个方面,一个属于电化学的研究范畴,一个属于热物理的研究领域。在早期的研究中,电化学领域主要研究材料的表面特性与微观形貌,以提高电化学活性,但忽略了传输特性对反应速度的影响。而另一方面,热物理领域着重于空间传输特性的研究,未涉及到界面电化学动反应力学与传输的相互作用关系。这样就导致了界面上的电化学反应与空间能质传递脱节问题,限制了相关理论的完整性与实用性,阻碍了流体电池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以热物理与电化学学科交叉为主线,研究电池工作过程中能质传输与电化学反应间的本征相互作用规律,构建热物理与电化学交叉的理论,提出新方法,以实现电池储能技术的突破。

赵天寿院士报告现场

本次会议激发了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力学与能源利用领域科研工作者创新能力,增进青年学者学术交流,提升青年学者科学素养,促进工程热物理学科的蓬勃发展,为实验室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